研討會簡介

研討會簡介

「藝結金蘭 育成美感—2018跨領域美感教育國際研討會暨成果展」是由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指導,委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辦,並協同國家教育研究院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臺北市立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共同協辦。研討會以教育部「中等學校暨國小階段跨領域美感教育實驗課程開發計畫」之成果為主軸,探討跨領域美感教育相關議題,推廣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跨領域理念,開發「以藝術為核心」(arts-based)之跨領域美感課程。

本次研討會兼含跨領域美感教育之理論與實務,內容包含國際學者專題演講、國內學者專題論壇、師資培育大學及中小學教師跨領域美感課程發表,以及亞太美感工作坊與走讀等。藉由聚合來自不同場域關心美感教育的參與者,透過多元個案實踐與理論觀點的多向度交流,掌握國際STEAM教育脈動,為臺灣跨領域美感教育生成在地化理論,蓄積往前邁進的推動能量。

 

成果展簡介

以美感為核心,連結不同的學科領域,使知識的學習不僅關乎豐富程度,也在於是否能夠培養美感,應用生活,是「中等學校暨國小階段跨領域美感教育實驗課程開發計畫」致力的目標。透過跨領域美感的課程設計,讓教與學擁有多元的可能,每個創新的課程方案,都是現行課表上無法被框限的一堂課。因此,以「這堂什麼課?」為題,詮釋藝術課+「?」課可以擁有無限可能,規畫課程開發成果展,期待以多元並創新的樣貌,展出計畫合作學校3年以來所開發的豐碩成果。

除了可以看到計畫的發展歷程、跨領域美感課程方案、學生實體作品之外,也包含影音專區及VR互動體驗區,激發參與者對創新教育的好奇心,用不一樣的角度感受跨領域美感如何有效地融入學科領域之中。在開放互動的展覽空間中,邀請您一同來參與教學現場的美感革命,體會教師用熱情與美感豐富學生的學習觸角,藝結知識領域與生活,育成未來人才。

  1. 研討會時間:107年10月5日、10月6日
  2. 成果展時間:107年10月4日-10月9日
  3. 研討會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禮堂
  4. 成果展地點:圖書館校區 進修推廣部1樓
  5. 指導單位: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
  6.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7. 協辦單位:國家教育研究院、臺北市立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研討會議程

日期 107年10月5日(星期五)

5th October 2018

地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Auditorium/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時程 流程 主講人 地點
9:00 — 9:30 報到、領取資料

Reception/ Registration

校本部/禮堂
9:30 — 9:40 開幕表演

Opening Performance

國立臺東大學音樂學系「音原獻」原住民團樂團
《原住民組曲》歌舞表演
9:40 — 9:50 開幕式-致歡迎詞

Welcome Remarks

教育部代表
印永翔 副校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趙惠玲 院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
9:50 — 10:50 【專題演講I】視覺藝術與跨領域教、學:邊緣效應

Visual Arts and Cross-Disciplin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Edge Effect

引言人:趙惠玲 院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

主講人:格雷姆・沙利文 教授(Professor Graeme Sullivan)

Moderator: Professor CHAO, Huei Ling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Speaker: Professor Graeme Sulliva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SA)

10:50 — 11:00 中場休息  Tea & Coffee Break
11:00 — 12:00 【專題演講II】藝術、不服從與學習之力量

The Force of Art, Disobedience and Learning

引言人:黃純敏 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主講人:丹尼斯・阿特金森 教授(Professor Dennis Atkinson)

Moderator: Professor HUANG, Chuen Mi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Speaker: Professor Dennis Atkinson (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 UK)

12:00 — 13:00

午餐 Lunch Break  圖書館校區

綜合大樓

B1就是威餐廳

(W.E. Kaffe EAST, General Building)

13:00 — 14:00

【專題論壇】學科與美感之跨領域融合

【Panel Discussion】Integrating Cross-Disciplin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o Aesthetic Education

 

引言人:趙惠玲 院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

黃純敏 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師資培育大學代表:王麗雁 副教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諮詢委員代表:謝佳叡 助理教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

學校行政代表:吳宗珉 校長(新北市立竹圍高級中學)

學科教師代表:張世宗 教師(國立東石高級中學)

藝術教師代表:張素菁 教師(桃園市立楊明國民中學)

Moderator: Professor CHAO, Huei Ling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Professor HUANG, Chuen Mi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Discussants: Representative of Universities with Teacher Education

Advisory Committee Member Representative

School Administrator Representative

School Teacher Representative

Arts Teacher Representative

校本部禮堂

14:00 — 14:20

中場休息

校本部禮堂旁

14:20-16:20

(擇一參與)

【師資培育大學跨領域美感課程分享】

(含25分鐘Q&A)

Findings of the University with Teacher Education (Education Building 202)

引言人:林小玉 院長(臺北市立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主講人

蕭寶玲 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

江學瀅 助理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

郭美女 教授(國立臺東大學音樂學系)

張連強 助理教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伍鴻沂 教授(國立屏東大學音樂學系)

圖書館校區
教育大樓
202
國際會議室Education Building 202
【跨領域美感特色課程分享】(含25分鐘Q&A)Featured Project (General Building 509) 引言人:黃純敏 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發表學校

國小階段

臺北市立碧湖國民小學

連江縣立東莒國民小學

臺東市立新生國民小學

中等階段

新竹縣立華山國民中學

國立竹東高級中學

國立東石高級中學

圖書館校區
綜合大樓
509
國際會議廳General Building 509
【音樂╱表演藝術跨領域課程分享】(含25分鐘Q&A)Music-oriented/Performing Arts-oriented Project (General Building 201)

 

引言人: 莊敏仁 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發表學校

國小階段

花蓮縣立觀音國民小學

臺中市立信義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仁愛國民小學

中等階段

新北市立竹圍高級中學國中部

新竹市私立曙光女子高級中學

臺中市私立大明高級中學

圖書館校區
綜合大樓
210展覽廳General Building 210
【視覺藝術跨領域課程分享】(含25分鐘Q&A)Visual Arts-oriented Project (General Building 202) 引言人:高震峰 教授(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

發表學校

國小階段

金門縣立上岐國民小學

嘉義縣立圓崇國民小學

中等階段

花蓮縣立國風國民中學

基隆市立成功國民中學

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

新北市立石碇高級中學

圖書館校區
綜合大樓
202演講廳General Building 202
16:20 — 16:30 茶敘 Tea & Coffee Break (Transition Break)
16:30— 18:30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工作坊I

我與空間的「慢」感受

Workshop I

” in Space

主講人:

喻肇青(中原大學景觀系名譽教授)

張寶釧(澤燁人文實業有限公司總監)

林碧雲(林碧雲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

余崇齡(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講師)

圖書館校區
國際會議中心2樓
F教室2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工作坊II

在「慢」中,看見身體聲音之美

The Beauty of Body and Sound in ”

主講人

張中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退休教授)

林小玉 (臺北市立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圖書館校區
綜合大樓10樓
知音劇場10F, The Zhiyin Theater, General Building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工作坊III

溫羅汀慢步讀巷弄書香

Workshop III Strolling in WenLuoTing: Books and Alleys

路線一 ╱ 讀愛書街

主講人

簡肇成筆名水瓶子(青田七六文化長)

石芳瑜(永樂座書店經營人)

洪幸如 (臺北文化護照走讀講師)

趙瑜玲(欒樹下書店經營人)

路線二 ╱ 故居憶遊 (每組35人,總共3組,限105人)

主講人

鄭勝吉(臺灣建築講師)

張郁幸(馬廷英故居資深導覽老師)

楊晴茗(黃金種子文化事業經理)

圖書館校區
綜合大樓
1樓集合
賦歸 Day 1 Close
日期 107年10月5日(星期五)
地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時程 流程 主講人 地點
9:00 — 9:30 報到、領取資料 校本部/禮堂
9:30 — 9:40 開幕表演 國立臺東大學
9:40 — 9:50 開幕式-致歡迎詞 教育部長官 / 臺師大長官 計畫主持人
9:50 — 10:50 【專題演講】視覺藝術與跨領域之交融 / 引言人:趙惠玲 教授 Dr. Graeme Sullivan
10:50 — 11:00 中場休息
12:00 — 13:00 【專題演講】音樂與跨領域之交融 / 引言人:林小玉 教授 Professor Liora Bresler

11:00 — 12:00

午餐 綜合大樓就是威餐廳

13:00 — 14:00

【專題論壇】跨領域學科與美感之整合(學科、行政、藝術待定)

諮詢委員/師培大學 校本部禮堂

14:00 — 14:20

茶敘(發送餐盒)

校本部禮堂旁

14:20-16:20

共六場,一場15分鐘 (合作學校待定) 【音樂、表演藝術課程方案發表】

合作學校

(含教育別)

跨領域團隊

綜合大樓201
14:20 — 16:20 共六場,一場15分鐘 (合作學校待定) 【特色課程方案發表】 綜合大樓509
共六場,一場15分鐘 (合作學校待定) 【視覺藝術課程方案發表】 綜合大樓202
共六場,一場15分鐘 (合作學校待定) 【師培大學計畫成果發表】 教育大樓202
課程回饋/Q&A 回饋人 於各課程教室
16:20 — 16:30 茶敘(換場時間)
16:30 — 17:30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工作坊】 【工作坊I】 空間上的”慢” 感受 知音劇場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工作坊】 【工作坊II】 在「慢」中,看見身體聲音之美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 工作團隊/金車文教金會 進修推廣部
17:30 — 18:30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工作坊】 【工作坊III】 走讀溫羅汀 溫羅汀
18:30 — 賦歸
日期 107年10月6日(星期六)

6th October 2018

地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Auditorium/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時程 流程 主講人 地點
9:00 — 9:30 報到、領取資料

Reception/ Registration

校本部/禮堂
9:30 — 9:40 開幕表演

Morning Performance

臺中市立福陽國民小學「福陽 For Young太鼓團」
9:40 — 9:50 開幕式-致歡迎詞 臺師大長官

計畫主持人

9:50 — 10:50 【專題演講III】跨領域美感教育:以音樂為例

Cross-Disciplinary Aesthetic Education: The Case of Music

引言人:林小玉 院長(臺北市立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主講人:利奧拉・布萊斯勒 教授(Professor Liora Bresler)

讀稿人:陳曉雰 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

Moderator: Professor LIN, Sheau Yuh (University of Taipei)

Speaker: Professor Liora Bresler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SA)

Reciter: Professor CHEN, Hsiao Fe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10:50 — 11:00 中場休息  Tea & Coffee Break
11:00 — 12:00 【專題演講IV】表演藝術與STEAM

Performing Arts and STEAM

引言人:陳韻文 副教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

主講人:安妮・哈里斯 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Anne M. Harris)

Moderator: Associate Professor CHEN, Yun We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Speaker: Associate Professor Anne Harris (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U)

12:00 — 13:00

午餐  Lunch 圖書館校區

綜合大樓

B1就是威

餐廳

13:00 — 14:00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專題論壇】美感@臺灣:日常與跨域

Aesthetics @ Taiwan: Cross-Disciplinary in Daily Life

主持人:李毓娟 副司長(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

與談人:顏名宏 副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設計與營運學系)
張崇聖 同學(臺北市立北政國民中學)
謝國清 理事長(臺灣家長教育聯盟)
王健旺 校長(新北市立中山國民小學)
簡肇成(水瓶子) 文化長(臺北市市定古蹟青田七六經營者)
洪詠善 主任(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暨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主持人)

Moderator: Educator Representative
Parent Representative
Student Representative
Community Representative

圖書館校區
綜合大樓
202演講廳

14:00 — 14:20

中場休息  Tea & Coffee Break

校本部禮堂旁

14:20-16:20

【師資培育大學跨領域美感課程分享】(含25分鐘Q&A)

Findings of the Universities with Teacher Education

引言人

莊敏仁 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主講人

陳淳迪 教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

陳箐繡 教授(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學系)

劉淑英 副教授(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鄭方靖 教授(國立臺南大學音樂學系)

羅美蘭 教授(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圖書館校區
教育大樓202
國際會議室(Education Building 202)
【跨領域美感特色課程分享】(含25分鐘Q&A)

Featured Project

引言人:陳韻文 副教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

發表學校

中等階段:

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臺北市立五常國民中學
國立屏東女子高級中學

國小階段:

桃園市立大業國民小學
臺中市立福陽國民小學
臺東縣立大坡國民小學

圖書館校區
綜合大樓509
國際會議廳General Building 509
【音樂表演藝術跨領域課程分享】(含25分鐘Q&A)

Music-oriented/Performing Arts-oriented Project

引言人:李其昌 所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

發表學校

國小階段

南投縣立秀林國民小學

國立清華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澎湖縣立虎井國民小學

中等階段

高雄市立光華國民中學

國立屏東高級中學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

圖書館校區
綜合大樓210展覽廳General Building 210
【視覺藝術跨領域課程分享】(含25分鐘Q&A)

Visual Arts-oriented Project

引言人:高震峰 教授(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

發表學校

國小階段

臺中市立上石國民小學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中等階段

桃園市立楊明國民中學

新竹縣立忠孝國民中學

國立北門高級中學

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

圖書館校區
綜合大樓
202演講廳General Building 202
16:20 — 16:30 茶敘  Tea & Coffee Break
16:30 — 17:30 綜合座談

Final Plenary

主持人::

教育部長官

趙惠玲 院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

黃純敏 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與談人

跨領域美感教育計畫團隊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團隊

Moderator: Minister of education,Professor CHAO, Huei Ling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Professor HUANG, Chuen Mi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Discussants: Members of Project Team (Cross-Disciplinary Aesthetic Education for 1-12)

Asia-Pacific Office for Aesthetic Education

圖書館校區
綜合大樓
202演講廳
17:10 — 賦歸  Conference Closed
日期 107年10月6日(星期六)
地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時程 流程 主講人 地點
9:00 — 9:30 報到、領取資料 校本部/禮堂
9:30 — 9:40 開幕表演 國立臺東大學
9:40 — 9:50 開幕式-致歡迎詞 臺師大長官

計畫主持人

9:50 — 10:50 【專題演講】 美感教育與課程論述之對話 / 引言人: 黃純敏 教授 Professor Dennis Atkinson
10:50 — 11:00 中場休息
12:00 — 13:00 【專題演講】 表演藝術與跨領域之交融 / 引言人: 陳韻文 副教授 Professor Jonothan Neelands

11:00 — 12:00

午餐 綜合大樓就是威餐廳

13:00 — 14:00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專題論壇】

論題: (1)美感@臺灣 (2)慢慢美 (3)美感_Dialogue

主持人: 鄭淵全司長

與談人: 亞太地區美感

教育研究室工作團隊

綜合大 樓 202

14:00 — 14:20

茶敘

校本部禮堂旁

14:20-16:20

共六場,一場15分鐘 (合作學校待定) 【音樂、表演藝術課程方案發表】

合作學校

(含教育別)

跨領域團隊

綜合大樓201
共六場,一場15分鐘 (合作學校待定) 【特色課程方案發表】 綜合大樓509
共六場,一場15分鐘 (合作學校待定) 【視覺藝術課程方案發表】 綜合大樓202
共六場,一場15分鐘 (合作學校待定) 【師培大學計畫成果發表】 教育大樓202
課程回饋/Q&A 回饋人 於各課程教室
16:20 — 16:30 茶敘(換場時間)
16:30 — 17:30 綜合座談

主持人: 計畫主持人

與談人: 亞太團隊、

諮詢委員、 師培大學

綜合大樓202
17:10 — 賦歸

專題論壇

10/5(五):學科與美感之跨領域融合

一、引言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 趙惠玲院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黃純敏教授

二、與談人:

  1. 師資培育之大學代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王麗雁副教授
  2. 諮詢委員代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 謝佳叡助理教授
  3. 學校行政代表:新北市立竹圍高級中學 吳宗珉校長
  4. 學科教師代表:國立東石高級中學 張世宗教師
  5. 藝術教師代表:桃園市立楊明國民中學 張素菁教師

三、論題內容:

在「教育部第一期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的推動脈絡之下,「中等學校暨國小階段跨領域美感教育實驗課程開發計畫」之實施即將屆滿五年,從原先的10所試辦實驗學校,至今合作學校已包括177所中小學及15所師資培育大學。一方面完整化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階段的跨領域美感課程推動,另一方面,師資職前培育機構的加入,讓未來的老師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接觸以美感為核心的跨領域課程設計模式,培養未來社會所需的專業師資與人才。

本次研討會彙整了近400件的課程方案,精選48件樣貌與屬性各具特色者在研討會中進行分享。,本論壇將聚焦於跨領域美感課程在教學現場的推動歷程,邀請到不同身分的計畫合作對象作為代表,從他們的立場出發,一同探討如何實踐跨領域的課程與教學,讓美感成為連結各領域學習的橋梁,以做為課程分享之前導。論題內容涵蓋跨領域美感教育和十二年國教素養連結、職前師資培育與跨領域美感教育之連結、學科的美感結合及課程推動經驗與反思等。期望能透過此次論壇,匯集不同的觀點,帶領參與者更全面地了解跨領域美感課程。

10/6(六):美感@臺灣:日常與跨域

Aesthetics@Taiwan — “慢” Beauty: Daily Life and Beyond

一、主持人:

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 鄭淵全司長

二、與談人:

  1. 新北市立中山國民小學 王健旺校長
  2. 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暨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主持人 洪詠善 主任
  3. 臺北市立北政國民中學 張崇聖同學
  4. 臺北市市定古蹟青田七六經營者 簡肇成(水瓶子) 文化長
  5. 臺灣家長教育聯盟 謝國清理事長
  6.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設計與營運學系 顏名宏副教授

三、論題內容:

教育論壇主題「美感@臺灣:日常與跨域」,旨在喚起人們發掘源於日常生活的美感經驗,藉由慢、和諧、韻律、淨靜敬、多元差異的善意對話等五個美感概念的引導,展現美感教育推動的跨域思維與成果。

論壇的議程規劃,邀請教育實務界、民間社會協力行動者、家長、學生以及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團隊等代表,分別從國際經驗、政策參與和新課綱實施等面向來分享自身實踐的經驗,論題內容涵蓋:

  1. 從美感教育政策及實務構面,談論臺灣的執行情形、國際經驗的觀點及未來執行方向建議。
  2. 從家長的視點出發,討論臺灣美感教育的意義、影響,以及中小學新課綱的美感教育和家庭、學校的學習連結關係,並建議未來發展方向展望。
  3. 從學生的經驗出發,分享如何經由課堂獲得美感的學習歷程,並且能與自身的日常生活經驗產生實踐的連結關係,以及建議學校課程表單的規劃方向。

論壇的議程規劃,邀請教育實務界、民間協力行動者、家長以及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團隊等代表,分別從國際經驗、政策參與和新課綱實施等面向來分享自身實踐的經驗,論題內容涵蓋:

  1. 從美感教育政策及實務構面,談論臺灣的執行情形、國際經驗的觀點及未來執行方向建議。
  2. 從家長的視點出發,討論臺灣美感教育的意義、影響,以及中小學新課綱的美感教育和家庭、學校的學習連結關係,並建議未來發展方向展望。
  3. 從學生的經驗出發,分享如何經由課堂獲得美感的學習歷程,並且能與自身的日常生活經驗產生實踐的連結關係,以及建議學校課程表單的規劃方向。

課程方案發表

師資培育大學跨領域美感課程分享

  伍鴻沂 教授(國立屏東大學音樂學系)

  江學瀅 助理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兼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郭美女 教授(國立臺東大學音樂學系)

  張連強 助理教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蕭寶玲 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

跨領域美感特色課程分享 國小階段

連江縣立東莒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碧湖國民小學

臺東市立新生國民小學

中等階段

新竹縣立華山國民中學

國立竹東高級中學

國立東石高級中學

音樂╱表演藝術跨領域課程分享 國小階段

花蓮縣立觀音國民小學

臺中市立信義國民小學

臺北市立仁愛國民小學

中等階段

新北市立竹圍高級中學國中部

新竹市私立曙光女子高級中學

臺中市私立大明高級中學

視覺藝術跨領域課程分享 國小階段

金門縣立上岐國民小學

嘉義縣立圓崇國民小學

中等階段

花蓮縣立國風國民中學

基隆市立成功國民中學

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

新北市立石碇高級中學

師資培育大學跨領域美感課程分享

陳淳迪 教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

陳箐繡 教授(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學系)

劉淑英 副教授(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鄭方靖 教授(國立臺南大學音樂學系)

羅美蘭 教授(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跨領域美感特色課程分享 國小階段

桃園市立大業國民小學

臺中市立福陽國民小學

臺東縣立大坡國民小學

中等階段

臺北市立五常國民中學

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國立屏東女子高級中學

音樂╱表演藝術跨領域課程分享 國小階段

南投縣立秀林國民小學

國立清華大學附設實驗小學

澎湖縣立虎井國民小學

中等階段

高雄市立光華國民中學

國立屏東高級中學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

視覺藝術跨領域課程分享 國小階段

臺中市立上石國民小學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中等階段

桃園市立楊明國民中學

新竹縣立忠孝國民中學

國立北門高級中學

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

編號 發表學校 課程名稱 跨領域科目
1 臺北市立大學 視覺藝術課程方案 視覺藝術課程方案
2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特色課程方案 特色課程方案
3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音樂、表演藝術課程方案 音樂、表演藝術課程方案
4 臺北市立大學 視覺藝術課程方案 視覺藝術課程方案
5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特色課程方案 特色課程方案
6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音樂、表演藝術課程方案 音樂、表演藝術課程方案
7 以上正確文案待提供 以上正確文案待提供 以上正確文案待提供
8
9

工作坊簡介

一、工作坊Ι

我與空間的「慢」感受  

“慢” in Space

時間:107年10月5日(星期五)下午4:30-6:00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會議中心2F

講師:

喻肇青

中原大學景觀系名譽教授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生活與環境課程實驗方案主持人

張寶釧

澤燁人文實業有限公司總監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生活與環境課程實驗方案共同主持人

林碧雲

林碧雲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生活與環境課程實驗方案協同主持人

余崇齡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講師

內容:

一、感受在空間裡的自己─存在美學

慢慢的、靜靜的,感受當下的自己,感受在這個空間裡的自己。

二、體驗彼此在空間上合作之「慢」美─公民美學

從自己與他人之間的交流開始,引導大家感受空間,並進課程協作。

三、討論與回饋:與自然學習的「慢」美─生態美學

自然中,俯拾皆是可以讓我們學習的美,城市街道旁的路樹、石階上的小黃花、地磚隙縫中的小草……。當我們面對活著的、真實的植物,輕輕地摸摸他、嗅一嗅、仔細看,想像自己如果是那株植物……生命的「同理心」能讓我們學習如何與自然活在一起!

空間是一個連續的場域,它不僅承載了這個世界上發生的所有事情,包括人為的、自然的。它的尺度也可以大從宇宙,小到眼前的環境,再貼身到身體的空間。

我們看世界發生的事情,總覺得一切是理所當然地就這樣發生,其實來龍去脈裡有非常複合性的因素使然,自然因素、人為因素、時間因素、交互復合的因素……空間反而是大家經常忽略的部份。因為,空間好像是靜止的,看不到空間對所有事情的影響。

─喻肇青

一、工作坊ΙΙ

在慢中,看見身體聲音之美

The Beauty of Body and Sound “慢” 

時間:107年10月5日(星期五)下午4:30-5:30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綜合大樓10F 知音劇場

講師:

張中煖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退休教授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聲音與身體課程實驗方案主持人

林小玉

臺北市立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暨音樂學系專任教授

中等學校暨國小階段跨領域美感教育計畫協同主持人

內容:

一、暖身:以舞會友

以一支土風舞揭開序幕,拉近彼此的距離,認識共同參與的夥伴。

二、做中學:體驗身體、聲音之「慢」美

從日常問候話語及走步開始,引導大家感受不同速度和力度的身體、聲 音之美,進而嘗試不同節奏韻律變化的身體、聲音美感。

三、討論與回饋:在「慢」中見美

『慢』,惰也。从心曼聲。一曰慢,不畏也。」在現今強調速度競爭的時代,我們給了「慢」字新解,不是有心拖拉、怠惰,凡事慢吞吞,臨時才抱佛腳地應付。

〈一〉慢工會出細活

從「慢工出細活」的道理與實例切入,說明在「慢」中,注重過程與細節,保持感官敏銳的覺知經驗,認真付出,也是一種美的態度與涵養,且需要常常自我提醒。

〈二〉慢活才能快活

從自我覺知出發,以終「身」學習自我觀照、調整步伐, 在不同環境中與周遭的人、事物和諧共處,於日常生活中專注自我的身心平衡,完成自我實現,同理不同生命經驗的風景。

一、工作坊ΙII

溫羅汀慢步—讀巷弄書香

Strolling in WenLuoTing: Books and Alleys

時間:107年10月5日(星期五)下午4:30-6:30

地點:戶外街區 (範圍溫州街、羅斯福路、汀州街)

講師:

簡肇成

(水瓶子) 青田七六文化長

石芳瑜 

永樂座書店經營人

洪幸如 

青田七六副總經理

趙瑜玲 

欒樹下書店經營人

鄭勝吉 

臺灣建築講師

張郁幸 

青田七六導覽員

楊晴茗 

青田七六經理

內容:

「溫羅汀」是由溫州街、羅斯福路、汀州街所框構的街區,過往的文人精神隨著時代,重新賦予溫羅汀獨特而多樣的氣質。讓我們跟著初秋的腳步,從師大開始品味古亭、公館的獨立自由與脈絡,兩條主題路線(讀愛書街、故居憶遊),希望透過這樣的散步慢行,重新認識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街區,感受溫羅汀獨特的人文書香氣息。

路線一:軸線<讀愛書街>

導覽講師群:水瓶子、石芳瑜、洪幸如、趙瑜玲

參加人數:每組25人,總共4組,共計100人

1-1參訪店點:欒樹下-永樂座-唐山書店-古今書廊-流浪ing

1-2參訪店點:旅人書房-茉莉書店-河邊生活-舊香居-臺灣ㄟ店

◎路線二:軸線<故居憶遊>

導覽講師群:鄭勝吉、張郁幸、楊晴茗

1-3參訪館所:馬廷英-梁實秋-殷海光-紫藤廬名人故居

入場購票(僅梁實秋故居需付門票)

參加人數:每組35人,總共3組,共計105人(每組別需跟隨2位志工)

[註]設備導覽機由規劃單位供應總量219台

Sign Up Botton

工作坊名額有限,需報名參加10/5研討會的師長才可參加工作坊,

團隊將於活動前兩日以E-mail通知報名結果,敬請參與者留意。

交通資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校本部) / 地址 : 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 162 號

(一) 捷運

  1. 古亭站 : 「古亭站」 4 號出口往和平東路方向 直行約 8 分鐘即可到達
  2. 台電大樓站 : 「台電大樓站」 3 號出口往師大路方向直行約 8 分鐘即可到達 (二) 公車 搭乘 15、18、235、237、278、295、672、907、和平幹線至「師大站」 或 「師大綜合大樓站」 (三) 自行開車 1. 中山高 : 圓山交流道下 → 建國南北快速道路 → 右轉和平東路 → 臺灣師大校本部

(二) 北二高 :

  • 木柵交流道 → 辛亥路 → 右轉羅斯福路 → 右轉和平東路 → 臺灣師大校本部 3. 安坑交流道 → 新店環河快速道路 → 水源快速道路 → 右轉師大路 → 臺灣師大校本部
Map

團隊介紹

計畫主持人|

趙惠玲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共同主持人|

黃純敏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協同主持人|

林小玉教授  臺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

李其昌副教授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

高震峰教授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

莊敏仁教授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陳韻文副教授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

專任助理|

林芸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林鈴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黃劭琪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王亭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喻薈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吳俐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邱鈴惠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陳怡儒  臺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

施怡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